查看原文
其他

甜粽子or咸粽子?吃对了都是好粽子!

点击蓝字

端午正逢仲夏,格外多姿多彩,它有“五月榴花妖艳烘,绿杨带雨垂垂重”的明艳,也有“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”的娇俏。艾叶幽香、粽子清香、米酒醇香、香囊馥郁,再加上沐兰汤、制凉茶。端午日,总有缕缕芬芳,沁人心脾。



对“吃货”来说,吃粽子是这天的头等事,粽叶飘香,糯米软滑,或咸或甜都要品尝,世间百味都是好味。

 

F

e

s

t

i

v

a

l

D

r

a

g

o

n


B

o

a

t



甜粽子or咸粽子?

粽子的甜咸口味,一直是南北方人必争的话题。豆沙、蜜枣、蛋黄、鲜肉……甜咸两党为了自己最爱的粽子能勇夺C位,每年都要大战三百回合。甜党们认为清香的糯米和清甜的豆沙最相配,咸党们却觉得咸肉的油脂沁入糯米才能成就一颗好粽。当然,也有人别具一格,独爱那颗清纯不做作的白粽。





粽子的甜咸之争其实由来已久,追溯历史,寻其因由,不外乎这些:


一是我们主食为咸、辅食为甜的饮食习惯。南方产稻米,米饭是日常主食,米粽自然也被视作主食,因而多为咸口。北方以面食为主,稻米做成的食物通常作为点心,自然是甜口的。


二是粽子作为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节庆食物,需要配一些贵重难得的食材。古时北方甜味难得,因此节庆食物多为甜口,而南方吃甜则比较日常,节庆食物多配上比糖更“奢侈”的肉。


F

e

s

t

i

v

a

l

D

r

a

g

o

n


B

o

a

t



端午食粽的历史

关于粽子,不仅现代人有甜咸口味之争,古代人也有同样的选择困难。


在晋代,端午食粽就成为了全国性的风俗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有了兽肉、板栗、红枣、赤豆等不同品种的粽子。宋代《岁时广记》记载:“端五粽子,名品甚多,形制不一。有角粽、锥粽、茭粽、筒粽、秤锤粽,又有九子粽。”


所以甜咸之争结束后,南北吃货们可能还得为粽子形状哪种更正宗一决高下。


其实,不管你是喜欢包长条形的枕头粽,还是愿意包三角形的角粽,也不论你在里面放上或甜或咸的哪一种馅料,归根结底,一颗粽子之所以能被称为“粽子”,那一勺白玉般晶莹饱满的糯米才是其精髓所在。



莹白的糯米在清水中浸泡,包裹进深绿的粽叶,经过高温蒸制,变得晶莹剔透,绵软润滑,粽叶的清香沁入粒粒糯米,萦绕于唇齿之间,端午留给现代人的念想才最终得以满足。

 

 然而粽子虽美味,但属于高碳水化合物(糖、淀粉等)、高能量的食物,因此不易消化,不宜多吃。

 

F

e

s

t

i

v

a

l

D

r

a

g

o

n


B

o

a

t



健康吃粽子,牢记4点


替换主食,控好热量

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,热量相对较高。再加上鲜肉、蛋黄、蜜枣、豆沙等馅料,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热量至少有300千卡,比一碗米饭还要多。大家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,以免能量过剩,造成肥胖、高血糖等疾病。


吃热的易消化

粽子中的糯米放凉之后会增加消化难度,所以对肠胃虚弱、经常消化不良的人来说,最好吃新鲜制作的热粽子,避免吃冷粽子。老人、小孩等消化功能较弱的人,要少吃粽子。


小贴士:有人可能会问:“听说米饭放凉了后会产生抗性淀粉,有助于防慢病、控‘三高’,那粽子放凉后是不是也这样呢?”实际上,并不是所有的淀粉食物冷却后都会产生抗性淀粉。像短粒的糯米,它的淀粉结构就决定了它无法生成抗性淀粉,放凉了吃不仅更难消化,对血糖、血脂等也都没有益处。


午餐时间吃最合适

吃粽子的最佳时间是午餐,因为此时往往是胃肠道“战斗力”最强的时刻,有利于粽子的消化。


将粽子当早餐食用也是可以的,但不建议晚餐时吃粽子。因为晚上肠道的蠕动会开始减慢,消化液分泌也会随着减少,此时吃粽子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导致腹胀、腹痛、便秘等问题。


吃粽子时“搭个伴”

糯米在胃中长时间停留,会一直刺激胃酸分泌,还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。为促进消化,减轻肠胃负担,大家可以在吃粽子时搭配些别的食物。


    ● 粽子配蔬菜

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可以促进肠胃蠕动,加速消化。而且蔬菜中富含的各种维生素、矿物质正好能弥补粽子的营养不足,合理搭配能均衡膳食。另外,蔬菜的饱腹感较强,和粽子一起食用还有助于控制粽子的食用量,避免热量超标。


● 粽子配茶

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等物质可促进消化道松弛,吃粽子时配上一盏茶,既助消化,还解油腻。枣泥粽、豆沙粽等甜粽,适宜搭配清淡的绿茶、薄荷茶;以鲜肉粽为代表的咸粽,则适宜搭配性质温和的熟普洱茶。

 

小贴士:粽子要这么煮


煮粽子时,最忌水开再下锅。不少人煮粽子时习惯热水下锅,但是当粽子煮熟后却发现,粽子外层的糯米已经熟了,而靠近中间位置的糯米不是夹生就是有硬芯,很影响口感。


其实,正确煮粽子的方法是冷水下锅,并且要先煮后焖,一般一锅粽子要煮3个小时,再焖一个小时。这样做一是可以让粽子中间部位熟得更透一些,二是在煮焖的过程中能让粽叶的香味渗透到糯米中,这样粽子吃起来味道就更好了。


注意:煮粽子要先用大火,煮开锅后煮一个小时,再改为小火。水一定要开始就加足,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软糯香甜,清香味浓郁。

来源:人民日报微信、知识视界、科普中国、高质量生活家、上海疾控

责编:芦佳丽

值班编辑:芦佳丽

排版:芦佳丽

图片来源:摄图网

审核:龙颖

终审:邹海华

声明: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
一到夏天喝水就爱“吸溜”?真心不建议你这样做 →

吃完蜜瓜“齁”到嗓子疼,这是咋回事呢?

这些蔬菜被拉入“致癌黑名单”?






     感谢您看到这里。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记得点个「赞」,点亮文末的「在看」,和朋友「分享」有趣有料的营养美食科普吧!




点击在看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